何志平:感謝

何志平專欄《允执厥中》

今天的「家國天下」,是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開辦一年文化特刊的最後一期了。

一路走來,此刻想到的首先是感謝。

感謝什麼呢? 2010年奧運冠軍「感謝門」發生後,「首先感謝國家」似乎成了中國人開口必說的第一句話。依照網絡流傳的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感謝法》」的感謝原則,「感謝應當遵循國家優先、黨和政府優先、領導優先」。所以,我的感謝,當然也離不開感謝國家,感謝香港,感謝領導,感謝讀者。

感謝為「家國天下」用心盡力、忙碌一年的所有同仁、社會賢達、教門大德、專家學者、報章編輯及諸多師友,有了你們,「家國天下」才這般精采。這絕對不是敷衍說笑,更不是套話、官話。

不過,我還想感謝父母,使我與你們同生為中國人。我是中國人,我愛中國,喜愛中華文化。這種感覺,不需理由,也無關乎眼光,與生俱來;不因他強大而光榮,不因他美好而自豪,也不因他落後而羞恥;愛國祇是本心。在香港,有人講「愛國不愛黨」。可國家的概念,必然包括國度、人民和文化。好像子女愛父母,不僅源於生育之恩,更妙在血緣。子女絕不因父母不愛自己,而永遠放棄父母與血液。放大到國家,文化就是血緣,無形中將十三億中國人繫在一起,綁在一起,不管體制內外,不分男女老少,同呼吸、共命運,幸福貧窮,榮辱與共。我才會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,為我們國家的前途焚心憂慮,為中華文化復興鼓掌與歡呼。

大轉型的中國,已然走到這裏。一切都有待於新價值的誕生。然而二十世紀中國的幾乎整個歷史,都籠罩在五四精神有「醒」未「覺」無「悟」、「破」而不「立」的深遠影響之中。鴉片戰爭、洋務運動、戊戌政變、辛亥革命、1919五四運動,乃至1949新中國成立後的一系列現代化運動,無非皆是五千年中華文化飽受西方文明衝擊之後,所積聚暴發的一個自我更新過程,與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強大生命力的與時俱進。一百六十多年了,仁人志士用生命鮮血淌過崎嶇的道路,鋪墊後人自我反省的基礎。中華文化重起,向「東」亦是往「西」?

當今世界,國與國,尤其大國之間,爆發大規模衝突的機率愈來愈小;國際間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競爭,逐漸被更隱蔽的文化戰爭所遮掩;彼此的文化戰略博弈,倒成了全球化時代大國競爭的最後戰役。文化實力不強的國家,即使在戰爭中獲勝,可永遠無法贏得他國認同。只能成為「大國」,不能稱之「強國」;只能淪為「霸道」,達不到「王道」。我埋頭向下,從自己開始,從身邊開始。我不願一己之喃,也不滿足於竊竊私語。我願「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;吾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」,我要讓各種聲音在「家國天下」匯聚發散。只有愈來愈多的人接觸、了解、思考、碰撞、反思,才是有希望之民族,才是強大之國度。

這便是為什麼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不吝斥資傾力倡導,這便是為什麼我不辭辛勞追尋真諦,這便是為什麼我不遺餘力追問究竟!

如此,才能智者蜂起,百家爭鳴,讓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。

如此,才能勇者輩出,齊頭並進,讓五千年文化復興成為現實。

我們在一起,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,就像一束光簇擁另一束光。因為我們知道,惟有點亮自己,才有個體的美好前程;惟有簇擁在一起,才能照亮國家的未來。

我與你,都是一家人,都是中國人。

感謝一切的一切,「中華文化」,今天,再出發!

見龍在田,新年進步!

文:何志平
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